我在五行中属什么?
不知道你生日时间,就不知道自己五行属啥?这问题问的。。。 古人把干支为两种五行属性的事物,结合为六十甲子,用来记录年月日时。每十天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分为六阶段,每一阶段属于一个五行类别。 以农历为例,每个月由月亮圆缺一次定为一个周期(朔望月),而每个月初一到十五,月亮慢慢由亏到满,过程就是“坤”,代表阴性事物逐渐旺盛;每月十六到下月初一,月亮由满到亏,这个过程就是“乾”,代表阳性事物逐渐衰弱。
所以,以月为例,每月初一,阳极阴微,是“乾”,所以属金;初三,阳气上升,属“少阳”,属木;初七,阴气加强,属“太阴”,属土;十一,阴阳平衡,属水;十五,阳气盛极,属“君火”;十九,阴气渐盛,属“相火”;二十一,阴阳平衡,属土;最后月底,阳气微,属“死水”。
在先秦时期,木、火、金、水、土五行仅仅是一种物质或者属性,并没有和人有什么关联,更和今天的六十甲子纳音五行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把它叫做“五材”,《孟子·告子上》:“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若夫益,则吾不能。”孟子说天下万物都有根基,就好比一棵树一样,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一个道理。
在《周易》经文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文字记载,比如水火不相射,火水未济,地水师,水地比,山雷颐,雷山小过,坤卦的用六就是利西南得朋,示西和南两个方位之水气,而不利于东北方的金属之气,也就是所说的东北丧朋。可见万事万物在相生相克关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火对水来说是外物,火对于木来说就是内气,所以水能灭火,水克制火,这就是五行生克关系的来源。五者相生相克、周流相转,于是产生了无穷的变化,进而构成了天地万物的规律。用五行来分析世上的一切,古人赋予了每一个五行属性的物象以人的思维和感情,也就产生了一些关于五行自身的说法。
比如把金木水火土五者比喻成五个人,分别称为金神、木神、水神、火神、土神,或者把五者比喻成五种事物,称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土形。把五行属性的物象进行归类分组,就出现了“万物类象”的学说。比如把凡是与木的特性类似的物象,如植物及其生长现象(如枝叉、生物等),春天、东方等季节和方位,青色等颜色,酸味等味觉等等都归属于木。
由此,人们发现人也是天地万物之一,人的五脏、六腑、七情、形体等也归属于五行,这样就产生了以五行来说明人的生理、病理、诊治的基本理论,“五行学说”和“五脏相克”理论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