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哪个公司建造?
辽宁舰的建造,其实也就是常规动力航母的建造,从开始设计到完成,一共经历了三艘船的诞生——排水量3.5万吨的051型船台试验舰,排水量4.5万吨的052型舰一号,以及最后的辽宁舰,这艘满载排水量67500吨,由3艘船逐步演变而来,可以视作同一艘舰,只不过越改越大罢了。这个工程的承建方是广州黄埔造船厂,承担船体结构与部分舾装施工。
辽宁舰完工后,由于已经建成的052B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超过6000吨,并且具备发射鹰击-83反舰导弹的能力(此导弹就是移植自苏联的SS-N-22“日炎”超音速反舰导弹),因此辽宁舰的舰载机联队主要承担的训练任务由新式驱逐舰担负,辽宁号本身承担的训练任务也就少了许多。不过作为一艘满载排水量67500吨、全长305米的巨舰,有必要的训练和实验项目还是必需的,这样才不致于荒废了这艘巨舰的性能。
于是,在2012年之后,中国海军又提出了一个庞大的改造计划,对辽宁舰的主要设备进行升级,使其能搭载更多样化的舰载机和辅助飞机,进一步拓展辽宁舰的作战使用范围,同时提高辽宁舰的信息化水平,将辽沈区域纳入一体化防空系统,提高防御能力。这次升级改造的承建单位依然是广州黄埔造船厂。 通过多次改造,现在的辽宁舰具备了搭载20余架歼-15战斗机以及大量直升机的平台,并配备了包括电子战装置在内的各种新装备。虽然电子战设备的性能还有待考验,但是有了这些配套,辽宁舰的整体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为中国后续改装其他常规动力航母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目前,随着辽宁舰航母编队建成,并且实现了在渤海海域的实战化训练,标志着中国海军航母部队正式组建完毕。随着后续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的建成,中国海军的航母力量会迅速壮大起来!
目前主要有中船重工和中船工业两大造船集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SC),简称中船重工,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的大部分企业和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是经国务院批准同时在世界五百强中的国有特大型企业。
该集团是国家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和海军装备建设的中坚力量。主营业务范围为:海军武器装备和大型舰船等海洋装备的论证、研制、设计、生产、维修和保障、海洋工程开发及非船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技术开发及信息咨询服务以及进出口业务(具体以公司工商登记为准)。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下辖成员单位99家,分厂50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资产总额1747多亿元。主要从事船舶、舰艇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维修;船舶设备、港口机械的开发、制造;船用配套及非船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和修理;海洋工程咨询、设计、建造和工程监理;船员培训;进出口业务等工作。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在中国海军装备的舰船历史上立下了卓越功勋,如已经建造了中国第一艘常规潜艇、第一艘常规攻击型鱼雷潜艇、第一艘常规导弹(反潜)潜艇、第一艘核攻击型鱼雷潜艇、第一艘核攻击型导弹潜艇、第一艘常规客货登陆舰、第一艘常规坦克登陆舰、第一艘常规综合登陆舰、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常规护卫舰、第一艘导弹护卫舰、第一艘主护(导)弹驱逐舰、第一艘副护(导)弹驱逐舰、第一艘常规炮艇、第一艘特导舰等一系列中国第一的舰艇。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IC )简称中船集团,中国特大型骨干企业,“世界企业500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的外高桥造船厂(前沪东造船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沪临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等单位组成。“中船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特大型中央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上海。
“中船集团”主业是船舶开发、设计、制造、修理和配套,海洋工程开发、设计、制造和修理,动力设备、机电设备及大型船用起重机开发、制造,船舶、海洋工程配套及相关产品的贸易,船用设备修理及劳务输出等。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中船集团建立了集约的造船和修船基地,以“沪东重机”为龙头的船舶动力和机电设备生产体系,以“江南激光”和“江南重工”等为依托的重大装备制造和相关产品贸易体系,以船舶研究设计院和船舶工艺研究所为技术中心的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