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都是什么人?

上官妤舒上官妤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爷爷的奶奶在抗战胜利后从老家河北保定来到北京,投奔在华北大学(现在中央民族大学)念书的奶奶。当时家里很穷,带着两个孩子,一路挤火车来的,到了北京站已经是下午了。两个孩子在火车站又冷又饿,后来遇到一个好人,是当时的北京人,见他们可怜就带他们出去吃饭,饭后还领着他们在城里走走。 这个人姓什么我现在忘了,是我奶奶一直感谢的人。他是一名建筑师,当时正在燕京大学教建筑,家里住在四合院长安俱乐部那里(长安俱乐部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在长安商场的南边)。

后来他们一家人搬到琉璃厂西街一个院子住,这个院子现在还在,只是大门改了,而且改成了单门独院。这个院子原来是荣毅仁父亲租下的,里面有大花园,我们小时候常玩的地方。 我家搬进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住了几家人了,还有一家是搞考古的,院子里一共四家人。

当时我是最小的孩子,记得大院里还有一棵老树和一个破败的莲池,我记得我常在那棵树下玩。 这个大院的门是个青砖砌的大门楼,有两个拱形门,上面有彩画和门钉。虽然看上去很有气派,不过进门就得换衣服,因为沾上灰尘会有人罚钱。 大院里有两棵大树,东西各一棵,夏天我们在树下玩耍,大树把整个院子都荫蔽起来,十分凉爽。周围还有很多高墙大院,里面住着很多达官贵人,据说有外交部、公安部等单位的领导。

那时候我小,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只知道大院里管得很严,还有荷枪实弹的警卫。我小时候经常坐红旗牌汽车去北京医学院(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玩。 后来我上了中学,这院子还住过苏联专家。1950年,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来了一个苏籍工程师,他的女儿和我同校同班,于是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她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苏联的东西,还教我说俄语“你好”“谢谢”等等。

后来,她又带我逛西单,带我到东四的一家饭馆里吃“炸酱面”。那是我第一次吃“炸酱面”,觉得特别好吃。以后每天放学我都去找她,和她一起写作业,她做数学题我做作业,我做完了她就给我出题。

有一天,我没去早,一进门看见她正在生气,原来是苏联专家因为她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而正批评她呢!她看见了我,马上笑嘻嘻地对我说:“我们去吃炸酱面吧!” 后来,她去了内蒙古建设兵团,几年后回来看我,给我们带了好多葡萄干和奶油糖,还有一件蓝色的羊皮大衣,那是唯一让我感到幸福的礼物。

再以后,我就去了山西插队落户,和这个院子渐渐断了往来。直到改革开放后,我才回到北京,那时我已经当了妈妈。有一次我带儿子到长安大街上玩,走到一个大门口,儿子忽然问我:“妈妈,这是什么地方?”我回答说:“这是你外婆家以前的院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