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还要踢足球?

阳江渝阳江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这个问题有歧义,不知道是在问为什么要开展校园足球,还是问为什么选拔不出人才进国家队。如果是前者,我表示很疑惑为什么会这样问;如果是后者,我想说的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已经足够多了! 我们的青训体系,从U8到U14的各级梯队,从城市到省运会的青少年运动员,甚至比参加高考的学生都多(当然,这些球员未来未必就能成为职业球员)。这么多的人才储备,即使按成材率百分之十计算,应该也有相当规模的职业球员了,但实际情况是,中超联赛绝大多数球队一线队报名人数都是有限制的,不是人才多就一定能入选国家队的。如果实在要扩大队伍,可以从这些人里面选啊!为什么非得从那么少的职业球员里选? 中国足球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是体制问题

2、再说一点主观的看法,其实我很反感用成绩来衡量体育运动的价值,拿奥运会金牌固然可喜可贺,但那些没拿到金牌的项目就不是体育了么?武术散打拿不到金牌是不是就失去了意义?赛艇、羽毛球、乒乓球即使拿了金牌又有多少意义呢?多少运动员一生没有参加过奥运会甚至世界大赛,但他们一样在自己的项目上为国争光,为民族做出贡献——这些运动员难道不比足球运动员更值得尊敬吗?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拥有最多的粉丝和最大的商业价值,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项充满绅士风度的运动。在足球场上,无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我们看到的是队员们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努力争取胜利,场上虽然拼抢激烈,但没有任何人身攻击行为——这样的竞技体育还不够绅士吗?

贲彤心贲彤心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比较哲学,但是好在我已经找到答案。我们为什么要踢足球?为了胜利。但是什么才是胜利?我们为了进入世界杯预选赛的前几名,进行过种种尝试。大名单只用留洋球员,结果没几个人愿意。引进高水平外援,外籍球员也并不真心为祖国战斗。最后发现,还是自己培养的球员最好用,即使没有那么出类拔萃,但是爱国思想深埋在心底。这就够了,你不是世界上最强的,但是你全力以赴了,你爱国。那么作为观众的我们还有什么可指手画脚的呢?

如果将一个国家理解为一个生命体,那么它应该有喜怒哀乐之情,也需要一个释放情感的出口,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他们所共同喜爱的足球便是这样的出口。每当国家队在国际赛场出战,对于场外的球迷来说便是一场与国家队之间情感的共振。当他们杀入决赛,甚至是捧起金杯之时,亿万球迷将为之欢呼,为之流泪,为之欢呼雀跃,甚至将自己所处的城市变成色彩绚丽的海洋。那一刻他们忘记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尽情的享受着足球所带来的极致愉悦。

而中国,因为种种原因,足球的竞技水平低下,每次大赛,我们的国家队几乎都是扮演打酱油的角色。于是很多人认为既然赢不了索性不参加了,将精力放到青少年培养上岂不是更好,这便是将我们国家视为机械体对待了。

机械体的处世哲学是只愿意展现最好一面,所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商品想要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尽可能解决弱点(如手机和电脑的全面屏设计),而生命体则需要经历成长的不断迭代,所以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体育竞争力更需要的是坚持参与,通过一代代运动员的不断努力逐步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需要参与奥运,需要参与世界杯,通过每一次的参与将国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学会去为胜利而欢呼雀跃,为失败而流下眼泪,只有懂得如何享受运动,如何享受胜利和失败,才能算作一个成熟的生命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