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跟五行什么关系?

敖秉谊敖秉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周易》一书中,“泰”卦上坎下乾,为水在上流动,太阳在下方照射的情景,象征天地相交、万物亨通;“否”卦上乾下坎,是云在上方,大雨滂沱,阴阳不交汇的意思,象征天地闭塞、万事不利。 由此两卦推及天下之理,得出一个规律:世间任何事物只要处于“交”的状态就吉祥如意,欣欣向荣,一旦“不交”(上下不通)就厄运当头了。

于是《周易·象传》说:“天地交而万物通矣”“刚柔交接而成变化矣(大的自然现象如日月交替等等)”“君子道也,上下无常,刚柔相易,故能变化,周流六虚,无所不通。” 这句话把“交”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成为中国人处世和做事的法宝。后来孔子作《易传》进一步阐发这一点,他说:“同声相应的意思是声音相同就能产生共鸣,同理,你做了什么好事别人也会效仿你做坏事;同声对应的另一层意思是,你发出什么频率的声音就会收到什么频率的声音。因此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你人生正确的频率。

《大学》也说:“身有所止,而后德有所居。”这是告诉我们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厚德载物。否则就是“上下逢源,左右逢凶”了。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呢?古人告诉我们,要从自我修炼开始,要“内明”,即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然后扬长避短,努力将自己塑造为一个“完人”。

原娅帆原娅帆优质答主

通常提到的“金木水火土”五者,叫做五行。

行,在汉语中的意思是“运行、运动”。五者是运动变化的五种类型和规律。所谓“五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五种事物。“五”表示的是运动变化着的五类不同事物。“行”表示的是这几类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从《尚书·洪范》中可以了解到,古人认为宇宙间一切事务都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这就是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本身也是由气构成的,不过,它们所含之气的性能各不相同。所以人们又给金木水火土定了个代表名称。实际上所谓金木水火土等,都是以五种不同性能的气为主体,兼及味、色、形等特征。

三才是与五行并列的另一个关于天地万物的哲学体系。三才,就是“天、地、人”(一说“日、月、星”)。三才是指生成和维持万物存在与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源泉。五行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基本元素。三才和五行实际上是一个整体,二者互相配合解释宇宙和万物的生成及变化。如从三才的角度来讲,天为阳,地为阴;阳为气,阴为形。天地交合,万物化生。同时从五行的角度来解释,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钟元素构成的。气与形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万物不断运动变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