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造成不良原因分析?
1、法律意识薄弱 很多公司对于合同法、公司法等了解不够,导致出现劳动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时,没有办法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财务意识淡薄 不少初创公司的财务制度很不健全,该交的费用没有交,该开发票的也没有及时开,导致公司面临涉税风险;
3、内部控制失效 很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毫无预警,等风险真的来了,往往已经无力应对了;
4、风险管理不到位 除了内部控制,企业还需要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机制。否则,当风险出现时,企业会手足无措。 还有很多需要建立的风险管理体系——业务运营方面的,如应收账款管理、成本预算执行等情况;
——业务扩张方面的,比如新业务的开展是否准备了相应的资源去支持;
——战略执行方面的,如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完成情况如何等等……
如果对这些内容不熟悉,可以查看我之前发的文章哦~ 吴柳华:新入职的会计该如何快速上手自己的工作?(新手会计工作指南)
供应商体系缺失
采购员就是供应商,供应商就是采购员,只要能及时、保质、保量的提供原料,谁提供的就用谁的,只要价格公道。导致的后果就是供应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原料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一旦供应商恶意掺杂使假,企业将遭受灭顶之灾!
检验体系不健全
一些企业有理化检验室,但是无法对所有指标都开展检测,比如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等一些大型仪器检测项目无法实施。一旦供应商的原料中出现这些指标问题,企业将面临巨大风险,一旦出问题将造成巨大损失。
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采购方对供应商的生产现场、原料来源、生产过程管控等缺乏直接有效的手段,供应商即使提供相关文件和记录,存在造假的可能,使采购方对供应方的信任存在隐患。
供应商变更产品等级
供应商为了获得价格优势,承诺供货高等级原料,实际供货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导致企业生产产品波动。
采购供应存在短缺
采购员和供应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企业无法准确表达自身需求,无法使供应商给予支持和帮助;且供应商不能按照企业需求保质保量进行供应,一旦断货将严重制约企业的生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