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参加奥运?

宾帛茜宾帛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21年7月,在旅法华侨的提议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并成为国际奥委会在亚洲的第一个会员国。 那么,为什么是法国呢?这就要从五四运动讲起。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新世纪伊始中国社会最为伟大的觉醒运动之一。这场运动的中心事件就是巴黎和会的失败,这直接导致了后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工农武装割据的成功。 而参与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中就有王正廷(后来成为国民政府驻意大利大使)、朱启钤(民国初年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等人,他们也是最早接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国领导人。 随着巴黎和会的破裂,这些代表纷纷回到国内,宣扬国外侵略势力的凶残以及帝国主义的本质。同时,他们也将欧洲各国的矛盾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带回了祖国。

当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正在大力倡导科学和人权,而在这两者之中,运动最激烈的就要数体育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东亚病夫”之辱,甲午战败后更是有袁世凯让清廷派载泽亲王赴日求教立宪与改革新政的事。这种种事件使得社会上下都认识到发展体育运动和强健体魄的重要性。

于是,由王正廷主导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协会设立了田径、体操、游泳、滑冰四个部,分别负责日常训练和参赛事项。 为了备战奥运会,体协专门设立了一个“选择运动员委员会”,由王正廷担任主席,成员包括杜威、蔡元培等著名人士。这个委员会的职责就是遴选出参加奥运会的优秀选手名单,由于当时的奥运会只允许男性参赛,所以这个委员会实际上起到了筛选男女子运动员各三名的作用。

1930年和1934年,在国际奥委会有意将奥运会举办地转移到欧洲的情况下,由于中日之争,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因拒绝在报名单上签字而使奥运会未能成行。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王正廷还是率领代表团赴德参加了比赛。这也是自1908年后中国第二次派团参加奥运会。 在那时,能够派出数量可观的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八年后的东京亚运会我们可是连场地都没能建好。

应盟锋应盟锋优质答主

在清廷覆亡之后的1915年,袁世凯为取得日本对他称帝的支持,在北京举行了“中日亲善”、“祝贺中日复交”的花 园会演,这是中国在1927年以前唯一的一次为接待外国人士并带有表演性质的比赛。这次比赛,共设游泳、足球、篮球、划 桨、拳击、田径、角力、足球、网球等10个大项,中国运动员和日本侨民组成了红、蓝、白、黄四队。比赛结束后,为袁 世凯称帝大造舆论的《亚细亚日报》,在1915年8月23日的社论中,盛赞袁世凯“国父”之英明,称袁世凯“自民国元年 提出了普及体育运动的国策,经过几年来的努力,使全国体育运动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次花园会演,说明了中国已 经可以成为国际体育俱乐部的一员,袁世凯总统完全有理由代表中国去申办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 近代体育和奥林匹克,但是,袁世凯称帝不久即臭名远扬、身败名裂,袁世凯政府外交部长陆伯鸿“申办奥运会”的纸面文 书,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

直到1924年,中国人从第七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转播中,认识了鲜艳的五色环会 标和熊熊燃烧的火炬。当时的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卢永祥等110名官员,给国际奥委会以电报形式提出申办第10届奥运会 。1925年,中国留学生张伯苓和王正廷等分别在英国伦敦和瑞士洛桑,直接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的要求。1927年,国 际奥委会委员波兰人波纳克在回国途中转道北京,北洋政府再次以外交照会形式托波纳克向国际奥委会转达申办奥运的地 位,并附上了有关申办奥运会的北京城市规划、体育设施、气候条件、交通情况等的外文资料。张伯苓还亲自陪同波纳克 观摩了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但是,北洋军阀混战局面尚未停止,政局仍然十分不稳。在西方列强眼里,中国仍然是那样落 后,奥运会的申办结果可想而知。

192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九届奥运会,是中国第一次组团参加奥运会。可是,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中国体育界一些有识之士张伯苓、王定九、王正廷等发起的“中华全国体育会”拒绝加入国民政 府重新组织的“全国体育协进会”,因而中国的代表团未能列入奥运正式参赛单位,只能以“考察团”的名义出席了第九 届奥运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